你還在喝鹼性水、吃鹼性食物嗎?
寶石大大說:
你們知道酸鹼值對我們人體的影響嗎?(恩?)十個癌症的齁,十個身體都是酸性的!(驚,我人生第一次聽到)
那是代表什麼呢?酸性體質比較容易滋生一些腫瘤,或婦科疾病、慢性疾病。(亂講)
但是不一定酸性體質的人就會得癌症喔~(這句話總算有一點對)只是快或慢,你的身體狀況不一樣。(再次昏倒)
但是十個癌症的,十個都是酸性體質!(痾,我隨便都可以找到一堆鹼性的癌症患者咧)所以身體酸鹼性對我們來講很重要,尤其是長期性的來講~(亂講)
接下來他做了一串實驗,說:
自來水是鹼性(通常正確。台灣自然水的pH值標準是:6.5 – 8.5),RO水是酸性(痾純水應該中性,但混一點空氣中二氧化碳可能酸性,算他對好了),安麗水是弱鹼性(應該正確,不然他就真的大詐騙了),對人體最好吸收。(黑白講)
—-以上寶石xxx宣講完畢—-
廠商常用話術:八分真、兩分假,然後用兩分假的讓你掏錢
通常廠商的話術,都是講個七、八成正確的東西,然後摻雜一些假的資訊,但就是利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假資訊唬爛你,讓你乖乖買他的產品!但像上面這個從第一句就開始唬爛的,也算奇葩了… 為了怕大家太聰明沒被騙,我們找一個高段一點的說法。
通常的話術如下:
人的體液pH值其實是弱鹼性的,大概是在7.35-7.45。(正確)
而身體的代謝廢物多數是酸性的(正確),
因為有機化合物代謝之後的產物,通常都是酸性的!(正確)
所以人身體不好的時候,常常身體都會偏酸!(多數狀況下正確)
所以我們要多喝鹼性水,吃鹼性食物,矯正身體的酸鹼度,身體才會好!(黑白講)
身體是非常精密、複雜的。任何宣稱可以用「簡單」方式調整的,都應該要高度懷疑。用科學為名,說喝鹼性水可以調整體質,只有兩種可能:一種是低級的無知,一種是低級的詐術。
如果誰跟你說,他家的鹼性水,喝了可以調整身體體質,我們在這裡公開下戰帖。如果一個腎臟正常的人,喝了你家的水,半小時後抽血,pH值可以產生科學上顯著意義的差距,我免費幫你賣!如果不行,請收回你唬爛的話,回家自己喝掉。但小心不要水中毒浪費健保資源。
底下我們就要開始破解,有關「鹼性水」跟「鹼性食物」可以「中和」酸性體質的各種唬爛啦~
一般人想像的酸鹼中和
這種科學騙局,往往會用很多科學術語,加上一些看起來科學的實驗。因為他們知道你小時候國小或國中的時候,都做過酸鹼中和實驗,所以他們做了這個實驗,你可能就會覺得很科學,然後就買了。你心裡面想的酸鹼中和,大概就是底下這張圖:
但是醒醒啊同學,你是個人啊,你不是個燒杯啊!!!在你體內,有非常多複雜的生理機制在調節著酸鹼,趕快往下看瞭解一下你身體的奧秘吧~
你身體裡實際的酸鹼調節
人體是弱鹼性的,這句話基本上來說是對的。整體而言是這樣。但你要知道,人體是很精密的,每個部位需要執行不同的功能,會需要不同的細胞、不同的酵素、不同的環境。
酸鹼度就是環境的一部份。身體會去調整,讓每個部位盡力維持最適合的酸鹼程度。例如唾液pH值是6.5-7.5之間,跟唾液的澱粉酶作用需求,還有抗菌有關。
胃酸的pH值在1-2之間,是為了讓胃蛋白酶好作用,也產生殺菌效果。
腸道每個部位也會透過分泌等機制調節酸鹼程度,12指腸的pH值在7.0-8.5,小腸的pH值在4.0-7.0,大腸的pH值在4.0-7.0,這是為了讓腸道的自然菌叢還有消化酶方便作用(細菌在腸道消化有重要角色)。
在人體,血液透過碳酸氫根作為緩衝,pH值通常維持在7.35-7.45,而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.0-7.0之間,視當時身體狀況而定,如果累積過多的酸,就會在尿中排出,尿液就會較酸。
對外調節酸鹼,可以真的影響全身體液的pH值:
主要對外處理酸鹼的器官是「腎臟」跟「肺臟」。大家都知道,我們吸入氧氣,然後身體利用氧氣後,廢棄物就是二氧化碳,再經由循環送到肺臟,在你呼氣的時候排出。
二氧化碳就是一種你用呼吸排出的酸性物質。所以你身體真的偏酸的時候,身體自然就會使用「呼吸代償」,多喘幾口氣就行。
而腎臟是你身體最重要的酸鹼調節器官,透過控制酸性的氫離子,和鹼性的碳酸氫根離子在體內的濃度,來達到調控體液酸鹼值的目的。
這機制複雜到爆炸,如果你真的想完整理解,醫學系歡迎你~先推薦你這本書,這一整本都在講酸鹼跟電解質平衡…. 一千多頁,看完再叫我orz
在上述的區域,也都有機制,在調節各個部位最佳的酸鹼值。
有沒有真的鹼性食物?如何知道食物酸鹼值?
答案是,有的。你吃的食物到底是酸性還是鹼性,跟它吃起來是不是酸的「沒啥關係」。
判斷是什麼味道是「味覺」的問題。這時候要招喚你的國中理化記憶,金屬化合物,通常是鹼性的。非金屬化合物通常是酸性的。
一個東西到底是酸還是鹼,就看組成他的成分中,金屬化合物跟非金屬化合物的比例。
通常蔬菜水果是因為含有很多金屬化合物,多數是「鹼性」。而肉類因為含豐富蛋白質,蛋白質內有不少非金屬化合物,多數是「酸性」。所以確實是有酸性食物跟鹼性食物之分。
But,酸鹼食物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,你吃進去的那一點酸跟鹼,對你身體的影響,微乎其微。不管你吃什麼,進到胃內,一定就變pH1-2的酸性,再移到十二指腸,就又變成pH7.0-8.5的鹼性啦~
那鹼性食物是不是真的比較好吸收?
基本上,食物會在每個不同的消化器官被分解或吸收,最主要的吸收是在小腸。腸道會不斷地分泌鹼性液體 (腸液),不管你吃什麼,進到腸道pH值就是鹼性,所以食物的酸鹼性和吸收幾乎可以說是沒啥關係啦…
吃鹼性食物喝鹼性水中和酸性體質有沒有可能?
當然有可能啊,目前想到兩種可能:
- 你媽把你生成個燒杯
- 你腎臟、肺臟、血液整組壞光光
如果不是,千萬不要再幻想你吃鹼性食物,喝鹼性水就可以調節酸鹼了啊!
同場加映破解統一pH9.0鹼性離子廣告詞
【體質加鹼顧,健康好鹼單】
現代人應酬頻繁、外食攝取率過高,常常容易造成身體過多的負擔。吃完美食別忘了顧體質,天天喝統一 PH9.0鹼性離子水,補充人體所需的水份。
上面這段,是統一的鹼性離子水廣告詞。完全沒有任何違法,但是就「暗示你」應該天天喝鹼性水可以調整體質。但你看完這些知識,你覺得你真的需要鹼性水嗎?
之前消基會檢測過許多加鹼性水,結果發現是酸性,統一跟臺鹽紛紛跳出來說,要檢測我們的水,一定要「開瓶立刻檢測」,不然說我們廣告不實不公平。詳情請見底下新聞「台鹽等3款鹼性水 驗出偏酸」。
啊,對啊,你的水連放在空氣一下子就變酸性了,那你覺得放進胃裡面會怎樣?就算喝鹼性水真的有用好了(其實沒用)。那你覺得放空氣就會酸掉的東西,這樣喝了還有意義嗎?而這樣一瓶東西賣你多少錢呢?從20塊,到100塊,甚至更高都有人賣…
現代醫學並沒有所謂酸性體質、鹼性體質這種說法。每個人都怕老、怕生病、怕死,所以很多廠商會發明一些聽起來簡單,而且好像有道理的說法,背後就是包藏著要你買很多很多有的沒的東西。
鹼性水啊、鹼性食物啊、鹼性健康食品啊、鹼性什麼碗糕的,通通是他們自己賺錢,但你沒啥好處,最慘的狀況是還要你的健康付代價啦~
鹼性水或鹼性食物相關Q&A
Q1:照你說的鹼性水好像沒用,那鹼性水怎麼流行起來的?
A1:我們爬梳了一些網路資料,可能有兩個源頭,一個是某xx沒有台灣醫師執照,宣稱自己是美國自然醫學醫師的先生,到處宣傳吃鹼性食物喝鹼性水有益身體健康。
許多錯誤的資訊,都是從這邊開始的。另有一說,有些日本慢性胃病的人(胃酸過多),飲用了鹼性水之後對症狀有幫助,因此傳到台灣來。但是,其實在醫學上,有非常好的制酸劑可使用,就算胃病也不真的需要鹼性水。
Q2:小孩可以喝鹼性水嗎?
A2:完全不建議。孩童的腎臟功能發育尚未完全,我們要盡力降低他腎臟的負擔。飲食上,高油、高鹽、或者任何會增加腎臟負擔的食物都要避免。當然鹼性水也不用特別給孩子喝。另外腎臟有問題的病人,千萬不要,拜託。
Q3: 酸性體質真的會導致癌症嗎?
A3:這是個邏輯上的歸因問題。即使是癌症病人,他身體的pH值,也是在7.35-7.45之間。目前沒有有效證據可證明,酸性體質跟致癌高度相關。但明確的致癌物質已經有很多了,你預防那些就夠你忙了,酸鹼的部分,至少在今天,醫生會跟你說,先不用擔心了拜託。
Q4:吃素可以讓身體變鹼性嗎?
A4:如同上面講過,植物多數都是鹼性的。但是你吃了之後,就會被身體調節了,所以你到底身體是酸的還鹼的,重點是你原本的體質。沒有「吃鹼性食物」就可以把自己身體「調成鹼性」這種事情。
Q5:那如果還是想多攝取鹼性食物,會不會怎麼樣?
A5:飲食最重要的就是「均衡」,酸性鹼性都應該要攝取。但多攝取一些蔬菜水果這類偏鹼的食物,沒有不好,因為蔬果也含有重要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纖維素,所以多吃還是很好的!但好的原因,主要不是因為它是「鹼性」的啦~
預防廠商崩潰Q&A
Q1:我們是因為濾水器好啊!又不是因為鹼性才買!你管我噢~
A1:你們濾水器如果很好,可以就說我們濾水功能很好。不用唬爛民眾喝鹼性水很好,那跟你們的濾水功能好有關係嗎?
Q2:多喝水有什麼不好!賣乾淨的水有什麼不好!
A2:沒什麼不好啊,但為什麼要說喝鹼性水很好啊?
Q3:有很多自然醫學專家,很多博士,很多大廠也都說鹼性水好啊!
A3:你去查查那些所謂自然醫學博士的學歷是哪裡來的。自然醫學博士跟所謂的「醫師」是差很多的東西。有時候我也很想當自然醫學專家啊~反正你沒好,就說是你體質問題。你不小心好了,我就是神醫。當初跑來當醫師真的是入錯行,應該去當自然醫學博士啊(誤)。
那些宣稱自己是自然醫學博士還是什麼健康保養專家的,這些的什麼科研團隊,阿,應該不太是科研團隊的問題啦,應該是公關行銷團隊,就是在說你們啦!東西如果不傷害身體,你唬爛一點沒關係,但是賣很貴,用多了會傷身體的,那就很夭壽啦~
【本文特別感謝腎臟專科醫師 Dialysis大大協助】
後記
MedPartner寫的文,負完全文責。
http://m.ltn.com.tw/news/focus/paper/881916
medpartner
For reference only